趙偉
諸事都有緣起。辛丑冬月,在鄱陽蓮花山,朋友道別時,他告訴我,白云寺有一條通往景德鎮浮梁的古道,來年春天可以來走走。
次年春天的三月,我如約而至。出發前朋友準備好了行走古道用的木棍。古道隱藏在山林之中,貼著山腰曲折起伏延伸,狹窄的路面上落滿了枯萎的杉樹刺,腳踩在上面,柔軟富有微弱的彈性,鞋底與它們摩擦發出清朗的聲音。大約步行十分鐘后,便走上不規則青石鋪成的道路。朋友說,這是千年古道。何為古道?這一塊塊布滿踏痕的古老青石,承擔著最瑰麗的想象,是穿越時空最有說服力的證據。盡管曾經的繁華、馬匹、鈴聲都已遠去,但歷史在時空的大舞臺上,總會留下些精彩的片段。比如,鄱陽、浮梁兩地流傳下來的傳說。
跟隨朋友的步伐,我繼續向前,眼前樹木參天,藤條盤繞回曲,陽光透過密林的縫隙,灑落在斑駁青石的苔蘚上,樹叢的芽苞瞪著眼睛,注視著我們經過,我仿佛還是那個充滿好奇心的少年。在這條古道上,多少商賈提心吊膽地做著發財的美夢,多少信徒熱心衷腸地朝圣著心中那一朵圣潔的蓮花。據傳,一只公雞充滿佛性,它從浮梁的一個村莊沿著這條古道“徒步”到鄱陽蓮花山白云寺,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。山林的春天,隔著麻辣滾燙的塵世,顯得格外清幽靜謐,不時有鳥飛過叢林,它們在枝頭交談或唱歌,如果有經驗是可以辨別的,這里是它們世世代代棲息的地方,它們在,這里就是天堂。在古道上,偶爾也會碰到幾棵大樹因泥石流橫倒懸空在路面上,需要俯身彎腰才能過得去。在我看來,那不是道路的障礙,而是可以平臥的木床,借以緩解步行的疲勞。臥在樹干上,我閉上眼睛,感受撲面而來的陽光和山風,感受空氣里的飽滿和清新,身心得到美妙的平衡。那一刻,古道的孤寂、艱險和滄桑,似乎全都拋在了對面的雷打石山峰。
過了界碑,眼界就開闊了。下行的古道,也越來越不消耗體力。眼前的風景像電影膠片一樣,一幀一幀地連成令人神往的畫面。可棲暇法師提醒說,當心腳下的路,不要留戀路邊的風景。接著,我們穿過一大片高低不平的竹林,竹葉在風中搖曳,伴隨著清新的氣息,讓人心曠神怡。二十多分鐘后,我們下完山坡,前面就是平坦的竹林地了,一棵挺拔高大的木荷在古道拐彎處迎著我們,白色的木荷花撒滿一地,花自飄零水自流,沒有什么能夠阻擋這種自然法則。這時,我們仿佛穿越到了另一個的世界。
在竹林中駐足片刻,我深深地被一種磁場吸引,身體輕盈,內心喜悅,世外桃源的感覺莫過如此吧。朋友端坐在石凳上,他突然問我一個問題:“現在,你覺得什么最重要?”我應聲卻沒有回答,我知道我一開口就錯。但我非常明白,朋友是在借機點撥我。此時此地,我陷入了沉思。
返程途中,古道的厚重、精彩和生動反復在腦海中浮現,我不斷拼圖,似是眼見所有的造物相互融合,直到古道上的每種植物、每條溪流和每塊石頭以及所有空間和時間都為一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