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U在线,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,亚洲 欧美 日韩 卡通 另类,国产 欧洲日韩亚洲

上饒新聞網


上饒視聽網

上饒新聞APP 上饒日報
抖音
上饒發布 數字報刊 大美上饒
首頁 > 正文

力量,在黨旗下凝聚

2025-06-30 06:57:56  |  來 源:上饒日報  點擊:

本報記者 龔俊慧

總有一面旗幟在急難險重時擎天而立;總有一群身影在攻堅克難處沖鋒在前。

近年來,我市始終堅持黨建引領,持續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,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,廣大黨員在關鍵時刻和完成重大任務中不畏艱險、勇挑重擔、沖鋒在前,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鋒形象。

在這片浸潤方志敏革命精神的熱土上,紅色基因早已融入黨員干部的血脈。他們賡續“愛國、創造、清貧、奉獻”的精神火炬,凝聚“一座城、一條心、一起拼、一定贏”的磅礴力量,在抗洪抗疫等重大戰役中淬煉忠誠,在鄉村振興的阡陌間耕耘希望,在基層治理的細微處傾注深情,在經濟發展的火熱一線勇立潮頭。

一個人,擎起信仰火炬;一群人,匯聚星河璀璨。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,書寫著不負人民、不負使命的壯麗篇章。


風雨逆行

黨旗插在最前沿,鑄就鋼鐵防線

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他們。

當洪水漫卷、疫情突襲、旱情肆虐,上饒黨員干部始終是沖不垮的“紅色堤壩”、壓不彎的“鋼鐵脊梁”。他們以 “戰時狀態”直面“生死考驗”,把應急處突一線作為淬煉初心的熔爐,用堅定信念與無畏身軀,構筑起捍衛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。

2024年7月,鄱陽縣角豐圩告急!泡泉、管涌、堤腳滑坡、堤頂開裂、圩體塌陷……一次次險情襲向角豐圩。角豐圩是位于鄱陽縣鄱陽鎮和饒州街道之間的一條圩堤,守護10.2平方公里土地、1.08萬畝良田。

角豐圩不能倒!危急時刻,62歲的老黨員、鄱陽縣柘港鄉原水務站站長盧國華,憑借40年治水經驗,在泥濘中穿梭勘測,為搶險方案提供寶貴建議;謝家灘鎮民兵突擊隊的劉賢文、胡艷平、袁勝兵3位黨員,跳入水中,戰風斗浪3個多小時;79歲高齡的余干縣鷺鷥港雷家灣黨員雷迪生,白發在風雨中凌亂,卻與鄉村干部一起巡堤、扛沙袋……

穿上白衣戰袍,他們就是逆行而上的戰士。我們不會忘記,疫情肆虐之時,那個單次背負8袋、超百斤愛心蔬菜徒步爬樓配送物資的余哲明的最美背影;我們不會忘記,每天凌晨3點起床,假肢磨出血泡仍堅持核酸采樣的萬年縣鄉村醫生姜道磊;我們不會忘記,主動請纓擔任隔離點負責人,連續50多天24小時駐守的余干縣衛健委老黨員張學良……他們的身影,成為疫情寒冬里最溫暖的光。

……不管他們是誰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——共產黨員。

在上饒,28.9萬余名黨員把方志敏革命精神刻進骨血、融入基因,在一場場大考、一場場硬戰中,那一抹永不褪色的紅,是危急時刻最可靠的力量,是群眾心中最堅實的依靠。


筑夢沃野

腳步扎進田野間,激活希望熱土

從脫貧攻堅的戰場到鄉村振興的賽道,變的是時代考題,不變的是上饒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的堅定身影。在贛東北的山水間,他們以大地為紙、汗水為墨,將黨建的“紅色引擎” 轉化為振興的澎湃動能,在阡陌縱橫中書寫新時代的“山鄉巨變”。

在婺源縣秋口鎮王村石門自然村,星江河碧波如鏡,養護人員劃著竹筏打撈落葉,蕩起層層漣漪。這里作為饒河源國家濕地公園核心區與藍冠噪鹛自然保護小區,植被豐茂、生態優良。

石門自然村以黨建為引領,深耕“景村”黨建品牌,創新設立“古樹保護崗”“護鳥護綠崗”等十余個黨員服務“微崗位”,讓黨員的身影遍布古街古巷、名木古樹與溪流河畔。“黨建紅”與“生態綠”交相輝映,昔日的傳統村落正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振興圖景。2013年至2024年,石門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000元躍升至3.6萬元,生態保護與民生發展實現雙贏。

“手機是‘新農具’,直播間是‘新戰場’,但初心永遠是那顆紅心!”廣信區四十八鎮北山村黨支部書記陳建國的話語鏗鏘有力。白天,他是村黨支部書記陳建國。晚上,他是直播間那個胸前別著黨員徽章,只賣農產品的助農主播@北山陳支書。

24個月,80萬單,4000萬元銷售額——這是陳建國開播以來交出的成績單,這串數字背后,是黨員帶頭將偏遠山村變成電商“紅色基站”的生動實踐。

同樣在信州區朝陽鎮溪邊村,“95后”村干部汪超用鏡頭架起黨群連心橋。放棄大城市的優渥薪資,他返鄉走進田間地頭直播帶貨,將村民的農產品送入“云端菜籃子”。目前,汪超直播營收超300萬元,帶動26戶困難家庭平均增收4000元。村民廖資信感慨:“以前挑擔叫賣,如今手機一響錢入賬!”

我市把鄉村振興作為培養鍛煉黨員干部的大舞臺,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,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,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,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黨員積極投身鄉村振興,匯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。

這是一幅黨群共繪的“富春山居圖”。數據顯示:全市2947名黨員干部開展駐村幫扶,近4年來實施幫扶產業項目3946個,培育致富帶頭人4786人,推動2024年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實現7.28億元,村均收入突破30萬元。

從石門村的生態蝶變,到北山村、溪邊村的電商突圍,上饒黨員干部用躬身實干,在鄉村振興的答卷上書寫下精彩答案。

他們用實踐證明:當黨建的根系深扎泥土,當黨員的腳步丈量民情,贛東北的山水便能煥發新生,平凡的田野亦可生長出致富奇跡。


暖心治理

服務沉到網格里,織就幸福經緯

夏夜的橫峰縣葛源鎮上坑源村,新亮的路燈灑下暖光,73歲的鄭經傳悠悠地走著。只不過這次,他走得更加踏實了。“路燈亮起來了,真好!”鄭經傳抬頭望著路邊新亮起來的那盞路燈,心里頓生暖意。

“多虧了我們村里的‘小紅蜂’,要不是她,路燈也沒那么快亮起來。”他口中的“紅蜂”,是鎮里身著紅馬甲的黨員服務隊隊員蔣思緣。這支以“紅蜂”為名的隊伍,全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782件,如同勤勞的工蜂,將黨建服務的“蜜”釀進百姓心田。

“老管熱線,就是管用!”橫峰縣龍門畈鄉童家村村民鄒云生在追回李子賠償款時,忍不住為駐村第一書記管仲貴點贊。自2022年9月“老管熱線”開通,管仲貴和黨員干部們24小時待命,將群眾的咨詢、求助、糾紛一一化解。當李子被偷摘,一條微信群消息就讓問題迎刃而解。這條熱線,不僅連通了村民的急難事,更架起了黨群之間的信任橋,成為基層治理的“暖心線”。

有問題,找“格格”。在信州區西市街道,“格格”們正演繹著新時代“小巷管家”的故事。萬達社區的肖冬琇是眾多“格格”中的一員。當84歲的姚奶奶沒有在固定時間出門吃早餐時,她總會第一時間上門查看。這些活躍在網格里的“格格”,用敏銳的觀察力和貼心的關懷,守護著居民生活中的細微幸福。

這是一張精準施策的“民情網”。我市優化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“雙報到雙服務”機制,健全完善黨員直接聯系服務群眾、應急動員等機制,引導廣大黨員帶頭參與基層治理。目前,全市城鄉11815個網格配備網格員12303名,5.1萬名在職黨員下沉網格。

一個個網格中,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心連心。

“對我們來說,每一戶都很重要,再偏遠也是一線。走村不漏戶、戶戶見干部,我們共產黨員,本身就是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。”婺源縣江灣鎮汪口村黨支部書記俞學志又像往常一樣,拿著他的民情日志,走村串戶開始了他的日常“上戶記”。

從一盞路燈的點亮,到一條熱線的堅守,再到一張網格的覆蓋,上饒的黨員干部們用實干與擔當,書寫著基層治理的溫暖答卷。他們深知,基層治理的真諦,就藏在回應群眾每一個訴求、解決群眾每一件小事的過程中,而這,正是黨和人民心連心的生動注腳。


破浪前行

旗幟揚在主戰場,澎湃發展動能

當黨旗飄揚在產業攻堅的浪潮之巔,發展的脈搏便與初心的躍動同頻共振。

而今,在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上,一場以黨建為引領的產業突圍戰正激蕩著贛東北大地。當“饒先鋒”們挺立潮頭,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產業奇跡,正在黨員干部用腳步丈量、用汗水澆筑的征程中,化為照亮城市未來的璀璨星辰。

“我有一個夢想,讓上饒鏡頭看世界。”從上饒走出,又回到上饒,深耕光學領域的江西省光學鏡頭鏡片產品監督檢驗中心施學良博士,近日順利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審核,成為我省首位光學類國際標準化注冊專家,標志著我市乃至我省光學產業在標準化建設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,實現了從“執行標準”向“制定標準”的戰略升級。

談及先期投資20億元的江銅川禾高效光伏焊帶項目的招商過程,上饒經開區光伏產業辦負責人廖炳輝感慨:“這就像一雙手要拉住四個人。”浙江川禾作為光伏焊帶領域“新秀”,受困于原材料、融資、訂單等瓶頸,急需破局。招商工作組提出整合江銅原材料、川禾技術、晶科訂單與產業基金資源的方案,但多方協調難度巨大。

“主要領導專題調度40余次,招商干部跟進項目進展110余次,產業辦干部到南昌、嘉興協調事宜40余次……”從招商到落地,一組數字見證了其中艱辛。這些數字背后,是招商干部把“不可能”變成“可能”的執著。

在科研創新的賽道上持續突圍,在招商引資的大擂臺沖鋒陷陣,在項目建設的第一線揮汗如雨,在企業服務的最前沿排憂解難……全市廣大黨員干部以“滿格狀態”當好發展先鋒,在產業攻堅的“主戰場”上勇挑重擔,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“紅色引擎”。

當下,全市上下正火熱開展“紅引擎 饒先鋒”打造模范機關實踐活動,通過把支部建在項目上、把黨旗插在工地上、把黨員先鋒崗設在一線上,推動機關黨建與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、同向發力,為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和非公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
各機關單位積極響應、主動對接,各支部迅速出擊,聯系服務重點企業和項目。全市市、縣兩級461個機關黨支部、6005名黨員與重點企業(項目)共建聯建,累計開展共建活動787次,梳理企業需求1148個,制定服務企業措施664條,推動解決問題611個。

這是一曲勇立潮頭的“奮進曲”。5月23日,上饒被授予“全國文明城市”稱號;在2025新一線城市魅力排行榜中,相比去年,上饒強勢進階12位,位列第81名。

從抗洪搶險的驚濤駭浪到鄉村振興的青山沃野,從基層治理的萬家燈火到產業攻堅的發展前沿,那抹躍動的黨旗紅始終是最鮮明的精神坐標,那些挺立的身影始終是最動人的時代注腳。

站在新的歷史方位,上饒黨員干部將繼續高擎方志敏革命精神火炬,在中國式現代化大美上饒征程中勇毅前行,譜寫新時代黨群同心、逐夢未來的壯美華章!

每日推薦